2013年4月,德國機械及制造商協會,德國信息技術、通信與新媒體協會,德國電子電氣制造商協會合作設立了"工業4.0平臺",并向德國政府提交了平臺工作組的最終報告,該戰略已經得到德國科研機構和產業界的廣泛認同。工業4.0,其實就是實現"智能工廠"。第一次工業革命始于18世紀后半期,由蒸汽機實現工廠的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始于19世紀后半期,用電力來實現大規模批量化生產;第三次工業革命始于20世紀后半期,通過電氣和信息技術實現制造業的自動化。
工業4.0(Industry4.0)是指利用物聯信息系統(Cyber--PhysicalSystem簡稱CPS)將生產中的供應,制造,銷售信息數據化、智慧化,最后達到快速,有效,個人化的產品供應。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三大主題:
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
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
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物流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西門子公司已經開始將這一概念引入其工業軟件開發和生產控制系統。